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青云路(科举)第124节

头几天他亲自坐镇,前来登记的流民们简直踊跃又乖顺,看呆了布政使派来的人。

私底下不由得跟自己的随从议论起来:“就算是福州府招抚流民的时候,也没像这儿这么顺利,我还当大人太过重视这个沈延益了,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有本事。”

随从只能笑着附和,没敢说自己也觉得挺离谱的。

沈伯文这边的工作进行得顺利,福建布政使这个做上司的自然也高兴满意,待到差不多的时候,便上了折子,替他请功,自然也含蓄地将自己的功劳也提了提。

景德帝收到这封折子的时候已经将近年底了。

看到这边的事顺利,他自然高兴,可一想到南阳府那堆烂摊子,他又不由得觉得糟心起来。

他现在还没有给南阳府指派新的知府过去,一来是暂时没找到合适的人,二来也是因为那边的情况有些复杂。

景德帝作为皇帝,自然对手底下有哪些能用的人一清二楚。

南阳府刚经历了大旱,饥荒,叛军这几件大事,当地百姓说是惊弓之鸟也并不为过,他内心虽然痛恨那些叛军,对其他的百姓还是有几分怜悯的,自然想挑一个最为合适的人去安定那边。

别看朝廷里每三年就有一批进士,可真正能做事的,却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读书读得思想都僵化了的书呆子,景德帝不是不知道八股文的坏处,可这是祖宗流传下来的,有坏处,可好处更多,他不是不想变动,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变动,从哪里变动,就只能暂时先维持着现状。

因而这也就导致了,真正有才干的臣子们一个萝卜一个坑,还在观望中的新人们都在苦苦熬资历,在这种该用人的时候,竟是不知道用谁?

派去南阳的人,不仅要有手腕,如若不然,镇不住南阳的乱局和那些残存的魑魅魍魉们;也要心怀百姓,只有这样,才能以感化百姓们,让他们重新恢复对大周的忠诚;除了这两点之外,他还应当对自己这个皇帝忠心耿耿,如若不然,以小见大,南阳的现状,实在是很适合发展一些私底下的阴谋……

景德帝并不是一个平稳接过政权的皇帝,还经历过宸王谋逆之事,并不会小看人心,也从不完全放下自己的戒心,在加上上次锦衣卫查出来的事……

景德帝的眼神逐渐深沉起来。

想到这里,方才看到福建布政使的奏折之后的那点儿高兴的情绪也已经消失殆尽了。

正值此时,景德帝眼前出现了一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